时间进入8月下旬,多家化纤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或半年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也发布了上半年化纤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记者结合多方面情况,采访了多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今年以来我国化纤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上半年,化纤行业整体处于承压修复期,呈现出逐步复苏的态势,总体开工负荷保持高位,库存状况良好,出口继续较快增长。但是,终端需求仍不及预期,行业效益同比下降明显,化纤企业的盈利压力依然突出。 产销情况基本稳定 上半年,化纤行业总体开工负荷好于去年同期,尤其是自3月以来,行业开工负荷基本维持在高位。
制图 | 钟燕京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我国化纤产量为3382万吨,同比增长3.9%,产量增速由年初的负增长变为逐步上升趋势。 作为化纤行业的重中之重,聚酯行业目前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中,一批新增产能陆续释放。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PTA/IPA销售中心副总经理徐际恩介绍:“与5-10年前相比,近3年聚酯市场的发展变化明显。此前的产能投放相对比较分散,不少新进入行业、从下游发展起来的企业加入,聚酯行业整体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近3年,虽然聚酯行业的产能增长率较高,但产能集中度高,投放比较集中,70%-80%的新装置产能投放都集中在行业‘6大家’中。从区域看,江苏和浙江是产能的主要投放点,尤其是苏北地区聚酯产能增长迅速,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 在产能增长的同时,今年聚酯市场的开工率似乎好得有些“意外”。中纤网统计数据显示:涤纶熔体直纺长丝行业1-2月的平均开工负荷在58%附近,3-6月基本保持在80%以上,7月则提升至90%左右。 桐昆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除了春节前后开工率稍有不足,其他时间都满负荷开工。” 在锦纶行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恒申集团、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装置上半年保持满负荷运行。 恒申集团副总裁梅震表示:“锦纶业的行情今年整体好于去年,一是出口市场开始恢复,二是国内消费市场逐渐复苏。恒申的经营和盈利一直比较稳定,这得益于公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不过,上半年氨纶行业的平均开工率同比下降约8个百分点,1月开工负荷在70%附近,2-4月维持在80%以上,5-6月下降至75%左右,7月有所回升。 从库存看,化纤行业库存状况良好,化纤主要产品库存降至中低位。截至7月末,涤纶POY、涤纶短纤、锦纶、氨纶的平均库存分别约14天、12天、27天、39天。 从价格方面看,相比前两年,今年以来化纤市场相对平稳,价格波动减弱。 利润总额承压下降 在产量增加、开工率基本维持高位的基础上,化纤行业的盈利仍然承受着较大压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我国化纤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020.47亿元,同比减少2.09%;实现利润总额58.16亿元,同比减少55.58%;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16%;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82.58亿元,同比增加57.91%;行业亏损面为38.27%。 盈利压力在化纤龙头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中就能明显体现出来。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左右,同比减少49.76亿元左右,同比下降约62%。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上年半实现归属净利润9000万元-13000万元,同比减少217161.05万元-221161.05万元,降幅为94.35%-96.09%。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6000万元-8000万元,同比下降95.59%-96.69%。 导致聚酯企业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大致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受贸易摩擦加剧、内销市场呈现弱复苏态势等国内外市场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的化工、聚酯产品价差与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明显收窄。二是有的企业有新增产能投放,产生了较多的前期开车投产费用。 前几年大赚的氨纶行业,今年的情况却比较难。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6.22亿元,同比下降8.78%,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43.26%。其中,氨纶板块的营收同比下降16.85%,毛利率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即便是去年盈利较好的“明星产品”聚酯瓶片,今年的利润也出现大幅压缩。 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析师邸庆玲介绍:“上半年,聚酯瓶片行业的加工费压缩到931元/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71元/吨,同比降幅为38.02%。但与涤纶长丝和短纤相比,瓶片的利润还是可以的。” 但是,碳纤维行业仍是个例外。 在前几年产品产销两旺的基础上,今年国产碳纤维行业的发展势头仍然良好,主要生产企业基本仍维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不过,产品价格整体有所下降,企业利润增幅出现一定回落。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2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8.33%-19.16%。 总体来看,上半年,化纤行业经济效益延续了2022年的下滑态势,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出现了双下降。不过,分时间段看,行业和企业二季度的盈利状况相比一季度有一定改善。 涤纶出口成为亮点 出口市场的较快增长,成为上半年化纤行业经济运行的一个亮点。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1-6月,我国化纤主要产品合计进口量同比减少14.5%,但是出口量同比增加17.4%,较去年全年增速提升8.68个百分点。 出口量增速抢眼的是涤纶产品,其中,涤纶长丝出口量同比增长25.9%,涤纶短纤出口量同比增长23.8%。在锦纶长丝、腈纶、粘胶长丝、氨纶等其他化纤品种的出口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的情况下,正是由于涤纶产品出口量的抢眼表现,支撑了化纤产品整体出口量的较快增长。 福建百宏集团是我国聚酯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其旗下子公司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品牌部主任陈阿斌向记者介绍,上半年,公司产品的出口量为58294吨,较去年同期的48940吨增加9354吨,同比增加19%;出口收入为5414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46221万元增加7922万元,同比增长17%。 对于涤纶出口量增加的原因,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方面表示:一是化纤企业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二是在印度BIS(印度标准局The Bureau of Indian Standards)认证影响下,我国涤纶企业提前赶量。上半年,我国对印度出口涤纶长丝的量同比增长165%,印度成为我国涤纶长丝第一大出口市场,占总出口量的14.9%。 聚酯瓶片上半年的出口量仍呈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减缓,同比增长2.9%,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俄罗斯、菲律宾、阿联酋。 “考虑到美联储持续加息和海外购买力下滑,预计下半年我国聚酯瓶片的出口量会减少到200万吨左右。”邸庆玲说。 此外,今年聚酯上游原料PTA的出口也较好。“从2021年开始,我国PTA的出口量增加,这是与前几年相比出现的一个明显变化。今年,我们的单月出口量最高达到40多万吨。”徐际恩说。 投资下降但新产能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我国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7%,但从实际新增产能情况看,上半年依然是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这在聚酯行业体现得比较明显。上半年,该行业新增产能约500万吨,其中,涤纶行业新增产能360万吨,非纤行业新增产能155万吨。 以涤纶短纤行业为例,一批新产能集中投放。其中,新凤鸣子公司中磊化纤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共达产60万吨;子公司江苏新拓新材从2022年8月到今年上半年共达产60万吨;合计形成120万吨涤纶短纤产能。今年5月,宿迁逸达新材投产30万吨。今年,市场上整体的涤纶短纤供应明显增加。 中纤网聚酯行业分析师赵城说:“下半年,仪征化纤、扬州富威尔等企业仍有新装置计划投产,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聚酯瓶片的扩产也体现得比较典型。该行业这两年行情一直较好,由此驱动了新产能的持续投放。 上半年,国内有3套聚酯瓶片新装置投产,包括汉江新材料公司60万吨装置、重庆万凯60万吨装置,以及三房巷集团75万吨装置。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聚酯瓶片的产能为1560万吨。 邸庆玲介绍,上半年,国内聚酯瓶片的新产能投放达到195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占比相较于其他聚酯产品更大。聚酯瓶片行业目前已处于发展成熟期,生产技术相对稳定,同时,行业集中度较高。万凯、三房巷、华润、逸盛前4家企业的瓶片产能合计占比达到78.19%,而且大厂的规模仍在扩张。下半年,国内预计还有270万吨瓶片的投产预期。“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将会加速中小企业及落后产能的淘汰。” 整体来看,受市场行情影响,原本计划在2022年投产的部分装置,延后至今年投产,这使今年化纤产能再次集中投放。 但值得注意的是,受持续向好的市场行情带动,碳纤维行业的新投资仍在增加。 上半年,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在江苏连云港开工,计划总投资近60亿元。“从国内外高性能碳纤维市场发展趋势看,下游市场应用需求还在不断增长。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的生产技术、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水平都跨上新台阶,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下降,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中复神鹰董秘金亮这样表示。 那么今年全年,化纤行业运行情况会如何? 对此,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方面表示,全年化纤行业运行有向好预期,但供需关系能否有效改善,成为行业能否企稳回升的关键,预计行业可能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修复周期。如果仅从数据指标看,由于去年四季度基数低,预计今年下半年各项指标的增速会有较好的修复。 ( 转自: 纺织资讯网 ) |
2025-5-14
2025-5-14
202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