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据英国《金融时报》(FT)8月5日报道,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商之一Intersport正在考虑将生产转移至中国。
据英国《金融时报》(FT)8月5日报道,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商之一Intersport正在考虑将生产转移至中国。这份报告引发关注的一个原因是,当下正值各方讨论体育品牌以及其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是否会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美国关税税率更低的其他亚洲国家之际。而有关Intersport此举的报道,揭示了亚洲供应链更为微妙复杂的情况。 这一决策的背景,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产业链波动密切相关。此前,受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阿迪达斯、耐克等体育用品制造巨头纷纷将生产线迁往关税税率更低的国家,试图规避成本压力。但 Intersport 新任首席执行官汤姆?弗利(Tom Foley)却敏锐指出,这种集中式的生产转移,正给原本产能平衡的市场带来新压力 ——“部分地区此前无需承受生产过载问题,如今却因大量企业涌入而面临供应链紧张”。 作为全球布局的零售商,Intersport 的核心采购市场覆盖中国、孟加拉国、越南及柬埔寨。对于生产转移的具体路径,弗利明确表示:“目前我们并非必须从孟加拉国迁出产能,但中国已成为我们重要的备选方向,具备足够的调整空间。”
资料图:体育用品零售商Intersport的门店 Intersport公司网站 《金融时报》称,近年来 “东南亚转移潮” 已导致部分地区产能趋于饱和。以阿迪达斯为例,该品牌去年 27% 的产品产自越南,19% 来自印度尼西亚,这种集中化布局使得 Intersport 在东南亚市场的生产竞争日益激烈,寻找新的产能基地成为必然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弗利还提及体育用品行业的权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他认为,许多品牌巨头未能实现直销业务的预期扩张目标,行业力量平衡正从阿迪达斯、耐克等制造商向 Intersport 这类终端零售商倾斜,“品牌对我们的渠道依赖度明显提升”。 基于这一判断,Intersport 制定了清晰的盈利提升计划:未来五年内,将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占集团年收入的比例从当前的 10% 提升至 20%。弗利强调:“要构建强大且可持续的业务模式,更高的利润率是核心支撑,而优化生产与采购布局正是关键一步。” 公开资料显示,Intersport 总部位于瑞士,虽为跨国企业,但在欧洲市场根基深厚,是德国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商。目前该公司已在 42 个国家和地区布局超过 5500 家门店,产品矩阵涵盖自有品牌及阿迪达斯、耐克等知名第三方品牌。据其披露,2024 年全球销售额达 140 亿欧元,不过尚未公布具体利润数据。 ( 转自: CFW服装经理人 ) |
2025-8-18
2025-8-18
202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