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TX 纺织网 首页 聚合资讯 纺织资讯 查看内容

0 评论

0 收藏

3000元的西装在电商平台卖爆了!

Daniel 2025-8-13 08:49 076 所属专栏纺织资讯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核心提示:在张大奕、周扬青等网红品牌黯然退场,“少女凯拉”们彻底消失的网红电商寒冬里,Marius靠什么突围? 服装行业从不缺少悲情故事。特别是近两年,在消费降级的唱衰声中, ...
核心提示:在张大奕、周扬青等网红品牌黯然退场,“少女凯拉”们彻底消失的网红电商寒冬里,Marius靠什么突围?

服装行业从不缺少悲情故事。特别是近两年,在消费降级的唱衰声中,昔日的明星品牌要么业务调整,要么破产重组,无不凸显行业之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名为Marius的国产西装品牌却在抖音电商创造出现象级战绩,不仅将一件售价3000元的粗花呢西装卖成爆款,2024年平台增速更是超过500%,成立六年全渠道GMV年均增长超100%。


如今,创始人马瑞(业内称“老马”)还要携品牌进驻南京顶级奢侈品商场德基广场,开启线下新战场。


在张大奕、周扬青等网红品牌黯然退场,“少女凯拉”们彻底消失的网红电商寒冬里,Marius靠什么突围?


创业原点:市场困境中的精准洞察


Marius成立于2019年,聚焦通勤场景、精英气质的西装品类,并逐步拓展到运动休闲、时髦廓形、极简风格等风格线。


图片


创始人老马原本是一位IT行业的从业者,出于自身职业场景的穿着需求,她发现女士西装市场存在明显断层:线下奢侈品西装价格过万,轻奢品牌也要数千元,而主流电商平台则集中在300-600元区间。


老马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市场空白,加上对IT行业称不上热爱,她果断放弃原本的事业,投身服装行业。一开始,老马并没有什么宏大的品牌蓝图,只有最朴素的初心,“为自己设计一件真正满意的西装”。


Marius的首款产品采用国产高端羊毛面料,并融合原创设计风格,定价1280元,首批核心用户精准锁定职场精英人群,也奠定了品牌调性基础——不做低价,只做“质价比”。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她开始在微博、小红书上分享穿搭思路,试图以此寻找核心客户。


图片


原本老马规划的品牌路线是走线下、做高定,线上只是曝光渠道,核心销售还是在100平的线下工作室。


没想到这一动作的时机刚好踩中平台的流量口,彼时小红书才开始向消费品转化,服装正好是平台想推的类目,老马在小红书的分享仅半年就吸引了50万的潜在用户。


线上流量的意外爆发,让老马当机立断改变原来的策略,将90%的资源投向电商战场。


抖音破局:高端产品的精准渗透法则


2022年,Marius开始在抖音试水。与多数品牌高举高打不同,品牌先专注内容建设,半年后才启动直播。这种看似缓慢的节奏,却为品牌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早期单款卖100件是常态,后面卖到1000件、3000件,整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但我们更在意用户的精准度。”直播间里,老马化身行走的“面料百科全书”,通过拆解香奈儿同款粗花呢的编织工艺,展示西装内衬的蜂巢结构等专业知识,在消费群体中建立起信任壁垒,成为品牌在价格战中的护城河。


转折发生在2024年。一款定价3000元的粗花呢西装突然走红,单场多次售罄,数据后台显示新客占比超60%。


老马认为,这说明“用户开始愿意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品质买单,这是消费理性的进阶。”


为了更好地承接这份流量,团队也对Marius的产品线做了全新梳理,横向拓展出运动休闲、时髦廓形、极简风格、粗花呢精致风等多条风格线,纵向上深入挖掘如通勤风下20岁、40岁、60岁等不同年龄层的细分需求。这种“宽度+精度”的产品策略,有效打破了单一品类的用户天花板,使其能够从抖音庞大的流量池中不断挖掘新客群。


目前,@老马Marius个人账号在抖音、小红书分别积累了35万与58.2万粉丝,虽然数量上不算特别多,但因其真实的成长叙事和专业的壁垒构建,粉丝凝聚力很高。


这一IP势能也直接助力Marius在商业价值上的突破,2024年,Marius与抖音电商合作“头牌看秀”创新直播,将时装秀场搬进直播间,单场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验证了“IP+场景”对高客单价产品的引爆力。


品牌进化:从线上爆款到线下试验场


凭借线上积累的势能、资源与现金流,2025年,Marius加速迈向品牌化之路。一个标志性动作是重返线下,并选择更高起点的战场——品牌首店即将落户以高端定位著称的南京德基广场。


与早期“工作室模式”(集办公与销售一体)的街边店不同,此次是真正意义上的Shopping Mall品牌形象店,旨在提升品牌认知。


图片


这一转变背后,既有主动布局新零售渠道的战略考量,也隐含着老马的危机意识。“线上爆发是顺势而为,但流量终会退潮。”老马看得清醒。


挑战同样超乎想象。德基店月租金高昂,首批铺货成本抵得上全年营销预算。更大的难题在于重塑消费场景:线上用户为特定场景买单品,线下则需要完整风格提案。


同时,品牌也在重新思考“我是谁”这一核心命题。老马坦言,随着产品线的丰富,“Marius到底是什么风格”变得模糊。今年,借助线下店的落地,品牌将重新梳理风格定位,并计划输出更多侧重品牌审美的短视频内容,目标是让用户“先认识Marius品牌,再从中找到产品”,而非仅因某个爆款单品而知晓品牌。


Marius的发展轨迹,也映射了服装行业倍率的深刻变化。电商的普及打破了信息壁垒,“质价比”成为消费决策的关键,“十倍乃至二十倍率”的高溢价时代一去不返。但在老马看来,这恰恰是真正做品牌的好时机。品牌的认知不再依赖强行灌输概念或高昂溢价,而是建立在持续提供“质价比”优越的产品之上。通过扎实的产品力、精准的渠道运营、独特的创始人IP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品牌塑造,Marius正尝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一条国产中高端女装品牌的突围之路。


( 转自: CFW服装经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