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6 月初,手握 Forever 21 全球商标权及知识产权的 ABG 集团,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已与上海橙迪贸易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 “Forever 21 中国市场业务的全面升级”。
2020 年,曾在全球快时尚领域风光无限的 Forever 21 因经营不善申请破产重整,最终被品牌管理巨头 ABG(Authentic Brands Group)与两家房地产公司联合组建的 SPARC 集团以远低于品牌估值的价格收入囊中。这一收购案在当时引发了行业对快时尚品牌生存模式的广泛讨论,而如今,这个承载着无数年轻人时尚记忆的品牌,在中国市场正酝酿着一场意义非凡的 “重生计划”。
6 月初,手握 Forever 21 全球商标权及知识产权的 ABG 集团,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已与上海橙迪贸易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 “Forever 21 中国市场业务的全面升级”。这则消息迅速在零售行业掀起波澜,而更引人关注的是合作方的背景 —— 天眼查 APP 的工商信息显示,上海橙迪贸易有限公司是唯品会旗下重要子公司,由唯品会直接持股 35%,且其核心管理团队多来自唯品会总部,这意味着唯品会已通过资本纽带,成为 Forever 21 重返中国市场的核心战略伙伴。
Forever 21唯品会店铺 根据双方公布的合作细节,上海橙迪将全面接管 Forever 21 在中国市场的全链条业务:从产品设计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等供应链环节,到线上平台运营、线下门店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终端销售环节,均由其独立操盘。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特别强调 “将结合中国消费者审美偏好进行产品本土化创新”,这与 Forever 21 此前 “全球统一定制” 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同时,线上渠道的焕新被列为首要任务,目前天猫、京东等平台的 Forever 21 官方店铺已进入系统升级阶段,预计 8 月将以全新页面布局和会员体系重新上线;线下方面,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已在选址评估中,首批概念店计划于 2026 年初亮相。 回溯 Forever 21 的中国征程,其曾两度叩响中国市场大门却均未能站稳脚跟。 2011 年首次进入中国时,品牌凭借亮片连衣裙、oversize 卫衣等标志性单品迅速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但因过度依赖海外供应链导致交货周期过长,加上定价偏高(同类 T 恤比 ZARA 贵 30% 左右),2016 年关闭了当时过半的线下门店。
2018 年品牌试图通过电商平台重启中国业务,却又因产品设计与国内潮流脱节、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再度遇挫。 此次选择与唯品会子公司合作,被业内视为 Forever 21 的 “破局之举”。唯品会在国内电商领域深耕十余年,不仅构建了覆盖全国的仓储物流网络(目前拥有 11 个自动化仓储中心,配送时效可达到 “次日达”),其在用户画像分析、直播电商运营(2024 年直播 GMV 突破 800 亿元)等方面的经验,能精准匹配 Forever 21 目标客群 ——18-28 岁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更关键的是,唯品会成熟的服装供应链资源(已与全国 2000 余家服装代工厂建立直采合作),有望解决 Forever 21 此前的库存周转慢、上新效率低等痛点。
对于唯品会而言,此次合作同样具有战略意义。近年来,平台一直在强化 “品牌特卖 + 潮流服饰” 的核心定位,引入 Forever 21 这一国际快时尚 IP,既能丰富平台的品牌矩阵,也能借助其全球设计资源提升自有供应链的时尚敏感度。有接近唯品会的内部人士透露,双方已成立联合设计工作室,计划推出 “Forever 21 × 中国设计师” 联名系列,首批产品将聚焦国潮元素与街头风格的融合。 不过,截至目前,唯品会官方尚未就合作细节及未来规划发布正式声明,对于外界关注的线下门店扩张节奏、价格带定位等问题也未作出回应。而中国快时尚市场的竞争早已白热化 ——ZARA、H&M 等老牌劲旅持续加速本土化转型,UR、Shein等本土品牌凭借供应链优势快速崛起,Forever 21 能否凭借此次合作真正实现 “王者归来”,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仍需时间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跨国品牌与本土电商的深度绑定,已为中国零售市场注入了新的观察样本。 ( 转自: CFW服装经理人 ) |
2025-8-4
2025-8-4
202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