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TX 纺织网 首页 聚合资讯 纺织资讯 查看内容

0 评论

0 收藏

江苏灌云:“主题服饰之都”转型记

Derek 2025-7-30 08:54 060 所属专栏纺织资讯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核心提示:据了解,灌云县被称为“中国主题服饰之都”,现有主题服饰生产企业上千家、活跃网店7000余家,年交易额近80亿元,逐步实现了从“小众生意”到“全球买卖”的蜕变。 当陕 ...
核心提示:据了解,灌云县被称为“中国主题服饰之都”,现有主题服饰生产企业上千家、活跃网店7000余家,年交易额近80亿元,逐步实现了从“小众生意”到“全球买卖”的蜕变。

当陕西延安的00后女孩小冯在购物平台下单一条蓝格JK百褶裙时,千里之外的江苏灌云县,28岁店主高畅的电脑即刻响起接单的提示音。两小时后,这件裙子即在快递网络中启程了。


你或许不知的是,在这个苏北县城,日均约30万件主题服饰发往国内外。2024年,灌云县快递单量突破1.2亿件,增速位居江苏省县域第一,即得益于当地主题服饰产业积蓄18年的发展之功。


据了解,灌云县被称为“中国主题服饰之都”,现有主题服饰生产企业上千家、活跃网店7000余家,年交易额近80亿元,逐步实现了从“小众生意”到“全球买卖”的蜕变。


草根掘金,去年销售额近80亿元


7月8日下午,灌云百艳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凯林正和一个电商直播团队洽谈,此前,该团队试销百艳服饰生产的一批薄款内衣,销量喜人。


“灌云做这行的,都是靠小品类服饰起家的。”常凯林说。JK制服、罩衣、雨衣、学士服、汉服、演出服……如今,灌云县主题服饰品类繁多,但多数从业者的“第一桶金”大都淘自内衣领域。


灌云人雷丛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6年,他在经营淘宝日用品店时获得商业灵感,当即决定返乡建厂。彼时,这类产品市场价在十几到二十几元之间,面料简单、成本低廉,却藏着巨大的需求。


21世纪初正值电商崛起的黄金时期。短短两三年,雷丛瑞的工厂年销售额就达到5000万元。“一人发家,全村跟进”,灌云很快涌现出上百家主题服饰网店和家庭服装作坊。


这种“草根式爆发”带来了惊人的增长:**年,灌云主题服饰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2020年跃升至50亿元,2024年逼近80亿元。


一件主题服饰虽小,却涉及布料采购、版型设计、缝纫剪裁、电商销售等多个环节,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当地悄然扎根。产业分工的细化,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灌云伊影服饰有限公司车间内,女工正在赶制服装。人民网 张瀚天摄


走进灌云伊影服饰有限公司的纺织车间,56岁的女工赵丽正踩着缝纫机缝制JK制服裙摆。只见她手指翻飞间,一块块花色各异的布料便化作整齐的褶皱。“一天能做80件,月收入7000多元。”赵丽边说边将做好的裙摆交给下一道工序。


据灌云县商务局统计,当地像赵丽这样的从业者超过5万人,其中31-50岁的约占53%,50岁以上的约占22%。正如伊影服饰销售主管黄康仁所说,“灌云阿姨们才是拿捏审美的关键,很多人因此走上了致富道路。”


产业转型,重塑“主题服饰之都”


“早些年,我们去外地招商,一谈起灌云内衣产业,都有点不好意思。”灌云县商务局副局长周志国的话,道出了产业早期的“尴尬”。近年来,当地开始琢磨推动产业转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跳出原有的单一品类,涌向更广阔的主题服饰蓝海。


2021年,高畅返乡创业,发现内衣市场已经饱和,“价格战打到无利可图,差评还多,新手很难立足。”喜欢上网冲浪的他注意到“Z世代”对JK制服的追捧,“这类服饰以年轻群体为主要受众,对品质设计有要求,市场潜力大,且竞争更良性。”


于是,高畅果断转型,专攻JK制服的原创设计。“第一年就卖了2万件,实现利润30万元。更重要的是,JK制服更阳光、更主流,做起来心里踏实。”



“舞之巅”生产的学士服。人民网 张瀚天摄


“舞之巅”主理人王状过去主营舞蹈服和舞台演出服,“市场稳定,但规模有限”。不甘于现状的他,看到毕业季的巨大商机,“全球每年有超千万高校毕业生,学士服是刚需,而且更新快。”


为此,2017年开始,王状投入资金研发新型面料,将传统学士服的厚重改良为轻便款,还加入了现代流行元素,在保持庄重的同时更加贴合年轻审美。如今,他的产品不仅覆盖国内众多高校,还接到了来自海外高校的订单。


转型的成果直观地体现在产品结构的多元化上,“去单一化”的转变正在重塑灌云“主题服饰之都”的形象与内涵。


数据见证了转型成效:2024 年,灌云县JK制服、学士服、汉服等“阳光品类”的交易占比正稳步上升,年增速达50%以上,其中学士服更是占据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


从大到强,要迈哪几道坎?


日均30万件快递、全球60%的学士服份额,灌云县的主题服饰产业已然做“大”,但要更“强”,仍需跨越几道坎。


首先是用工缺口。正值行业淡季,记者走访灌云县多个主题服饰企业聚集地发现,不少企业门店前都挂着招工的牌子。


“目前行业供不应求,且严重依赖现有的熟练工。”常凯林说,本地纺织用工模式更偏向务工,人员流动性大,“除此之外,懂设计、会创新、能销售的高端人才不好招。”


原创力不足则是更深的痛。“坚持做原创很难。”青年创业者任猛坦言,灌云主题服饰产业早期以模仿和低价走量起家,“模仿多、经营散、水平低”成为行业顽疾,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投入版式创新的积极性。


“一件原创设计要花数万元打版,仿款只要3天就能上线。”任猛的公司曾因设计被抄袭损失严重。“投诉、取证、维权的成本高、周期长,往往等官司打赢了,这款衣服的市场热度早过去了。”他无奈道。


产业治理的“组合拳”该怎么打?破局的关键在于“规范”。2024年,灌云县推动当地头部企业联合发布《主题服饰团体标准》,打造公共品牌“灌蜜乐园”,挂牌成立版权管理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工作站。“要让版权保护的种子在灌云加速萌发。”灌云县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刘祥介绍,仅去年,全县主题服饰版权登记量就突破600件,同比增长5.5倍,“曼珠花开”“欣伊影”等原创品牌破土而出。


眼下,灌云县商务局联合直播平台、连云港电商学院开设的培训班即将开班。“主题服饰直播有其特殊性,规范是生命线。”在周志国看来,只有让产业走上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才能在直播赛道走得更远、卖得更好。


“同样,对于企业而言,设立了品牌的规范化标准,才能吸引高端设计人才扎根。这是一场关乎长远发展的‘持久战’。”周志国说。


更长远的布局在“全球视野”。2025年灌云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计划在今年新增跨境电商企业30家,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00家以上,力争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300亿元、80亿元,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1%以上。


暮色中的灌云物流园,货车装载着发往全球的包裹。任猛翻出手机,向多名设计师发去了新版型的设计要求,“计划再出几个新品!”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 转自: CFW服装经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