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5 年上半年,我国服装行业呈现出明显的 “冷热不均” 态势。从国内零售端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 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达 7426 亿元,同比增长 3.1%,但 6 月单月零售额 1275 亿元,增速仅 1.9%,市场需求已显露微妙变化。
2025 年上半年,我国服装行业呈现出明显的 “冷热不均” 态势。从国内零售端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 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达 7426 亿元,同比增长 3.1%,但 6 月单月零售额 1275 亿元,增速仅 1.9%,市场需求已显露微妙变化。
出口方面,1-6 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 1439.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0.76%,但细分领域差异显著:纺织品出口 705.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7%;服装出口 734.59 亿美元,同比下降 0.2%。6 月出口环比刷新 5 个月最高,其中纺织品出口环同比双降,服装出口环同比均增,国际市场需求的差异化特征进一步显现。 运动品牌逆势增长,成资本市场黄金赛道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运动品牌与传统品牌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等头部运动品牌成为资本市场的 “黄金赛道”,不仅市值领先,业绩更是逆势增长。
安踏 2025 年半年报数据亮眼:主品牌零售额同比增长中单位数,FILA 品牌增长高单位数,其他品牌增幅更是高达 60%-65%。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在产品创新、品牌定位与供应链效率上的长期深耕。安踏通过构建多品牌矩阵(主品牌覆盖大众市场、FILA 切入高端时尚领域、始祖鸟抢占户外市场),成功打通全域消费层级;李宁则以 “䨻” 科技中底等技术研发筑造专业壁垒;特步深耕马拉松细分赛道,通过绑定赛事资源与跑者群体形成差异化优势。此外,申洲国际、华利集团等上下游企业的突出表现,更印证了运动服饰赛道的黄金价值。 传统品牌转型阵痛,重资产模式凸显脆弱性 与运动品牌的高歌猛进相比,传统服饰品牌正经历转型阵痛。美邦服饰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仅 700 万至 1000 万元,同比暴跌 86.98% 至 90.88%,核心原因在于信用减值损失激增和资产处置收益消失,暴露出主营业务造血能力的疲软。太平鸟业绩同样不佳,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 55%,扣非净利润暴跌 79%。
传统品牌面临的核心困境在于零售端的失速与固定成本的刚性压力形成尖锐矛盾 —— 直营店铺租金、员工薪酬等费用难以随收入波动灵活调整,导致利润大幅下滑,这也凸显出重资产运营模式在逆周期中的脆弱性。 创新与转型成未来竞争核心 2025 年上半年的服装行业,“运动品牌吃肉,传统品牌喝汤” 的格局已然清晰。这一分化深刻揭示了创新驱动、品牌升级与模式转型是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传统品牌若想实现突围,需借鉴运动品牌的灵活策略,从重资产模式转向轻资产运营,同时通过数字化和个性化服务提升消费者粘性,方能在行业变革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 转自: CFW服装经理人 ) |
2025-7-28
2025-7-28
202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