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当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LVMH Luxury Ventures (LLV)悄然将目光投向沉寂多年的瑞士针织老牌Molli,并将其纳入资本版图时,市场敏锐地嗅到了一丝熟悉的信号。
当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LVMH Luxury Ventures (LLV)悄然将目光投向沉寂多年的瑞士针织老牌Molli,并将其纳入资本版图时,市场敏锐地嗅到了一丝熟悉的信号。这份对Molli——一个以5100美元针织上衣和8200美元长裙重新定位的奢华针织品牌的“少数股权投资”,绝非孤立事件。它宛如一道精准的光束,再次照亮了奢华针织品市场那令人心动的价值洼地,也让我们无法忽视那个早已被LVMH收归麾下、并成功打造成“羊绒天花板”的传奇存在——Loro Piana。资本为何持续青睐?答案就藏在那些低调的奢华与时间的重量里。
资本对Molli的青睐并非无的放矢。这个创立于1886年、曾被誉为“婴幼儿服饰界爱马仕”的品牌,在沉寂后由Charlotte de Fayet于2014年重启,其核心策略精准踩中了当下奢侈消费的深层脉动:回归本源,极致工艺,稀缺价值。Molli重启后坚定地将生产锚定于法国与意大利,将其标志性的针织、罗纹、锯齿边饰转化为现代奢华成衣的语言。这种对“原产地”与“匠造”的坚守,与LVMH集团内部早已验证成功的Loro Piana模式,遥相呼应。 Loro Piana的成功,正是将“软黄金”的价值演绎到极致。其核心壁垒坚不可摧: - 原料的绝对统治力:Loro Piana对最顶级羊绒原料的掌控堪称垄断,尤其对“神之纤维”骆马毛(Vicuña)的保护性开发与近乎独占性的获取渠道,筑起了无法逾越的护城河。当一件骆马毛毛衣标价近9万美元时,原料本身已是无价的通行证。 - 工艺的登峰造极: 从羊绒的拣选、梳理到纺纱、染色、编织,Loro Piana坚持不计成本的工序与耗时,确保每一寸面料都达到极致的轻盈、柔软与恒久的品质。这种对工艺偏执的投入,是品牌溢价的终极支撑。 - 低调奢华的终极定义:Loro Piana深谙顶级财富阶层的心理密码——无需张扬的Logo,真正的奢华在于穿着者自身才能感知的极致体验与稀缺性。这种“内敛的顶奢”定位,精准锚定了追求内在品质、厌恶浮夸的高净值人群心智。 LVMH在2013年以20亿欧元天价收购Loro Piana 80%股权,堪称一场教科书级的资本赋能实验。LVMH的魔法在于:在绝对尊重并保护品牌核心遗产(顶级原料、超凡工艺、低调调性)的前提下,以强大的全球奢侈品生态系统为其注入全新动能: - 渠道的全球精密布局: 利用集团遍布全球的顶级零售网络与地产资源,Loro Piana得以在黄金地段开设更大规模、更具沉浸感的旗舰店,触达更广泛的高端客群。 - 产品线的优雅延展: 在保持羊绒核心的同时,LVMH助力Loro Piana将顶级面料的应用拓展至配饰、鞋履乃至家居领域,打造更完整的生活方式图景,极大提升了单客价值与品牌想象空间。 - 稀缺叙事的持续强化: 通过精心策划的骆马毛保护项目、**发售、顶级社群活动等,LVMH不断加固Loro Piana作为“终极稀缺品”的叙事,使其在资本眼中成为对抗经济周期波动的“硬通货”。
资本的嗅觉永远指向确定性与增长性兼具的价值。无论是新锐如Molli(年销800万欧元,正向1000万欧元迈进),还是已登顶峰的Loro Piana,它们共同揭示出奢华针织品被资本看好的深层逻辑: - 对抗快消的“慢价值”: 在快时尚泛滥、过度消费被反思的时代,顶级针织品代表的是一种“慢下来”的奢侈——对原料的耐心等待、对工艺的极致打磨、对产品的长久珍视。这种稀缺的“反工业化”特质,成为浮躁市场中的精神绿洲。 - 高净值人群的稳定锚点: 顶级羊绒、羊毛制品具备天然的高复购率与强客户粘性。一旦建立起品牌信任,其消费者忠诚度极高,且客单价与利润率极为可观,为资本提供了稳定且优质的现金流。 - 可持续与传承的天然契合: 顶级天然纤维本身蕴含的可持续属性(尤其是Loro Piana对骆马毛的保护性开发),以及品牌百年工艺的传承故事,完美契合了当代奢侈品消费者日益强烈的环保与道德消费诉求。这种“负责任的奢华”,是面向未来的通行证。 当LVMH Luxury Ventures的手伸向Molli,这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投资组合,更是一份清晰的战略宣言:资本深信,在瞬息万变的奢侈品世界,总有一些价值是永恒的。那些由顶级天然纤维织就、承载着无价时间与技艺的织物,如同Loro Piana所证明的那样,始终是资本眼中值得长期持有的“软黄金”。 在这个被科技与速度裹挟的时代,顶级羊绒的温暖触感如同一种无声的宣言——真正的奢侈,是资本也无法速成的艺术。 ( 转自: CFW服装经理人 ) |
2025-7-22
2025-7-22
202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