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TX 纺织网 首页 聚合资讯 纺织资讯 查看内容

0 评论

0 收藏

产业赋能破困局 服装鞋帽一条链湖北宣恩崛起服装城

Derek 2025-5-13 11:25 052 所属专栏纺织资讯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月薪5000元,比外出打工强!”在湖北准者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易迁居民谢天华手指翻飞,一件件品牌运动服在她手中成型。 从遭遇就业困境到带动2000人稳定就业,从扶贫车间到宣南服装小镇,从单打独斗到聚 ...

“月薪5000元,比外出打工强!”在湖北准者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易迁居民谢天华手指翻飞,一件件品牌运动服在她手中成型。


从遭遇就业困境到带动2000人稳定就业,从扶贫车间到宣南服装小镇,从单打独斗到聚链成势,宣恩用7年时间,将服装产业锻造成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书写着“从无到有到强”的产业崛起故事。


破局:产业春风吹进山


“山高路远没活干,年轻人只能往外跑。”2018年,站在沙道沟镇松坪安置小区前,易迁户田祖林的感慨道出了这里的困境。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曾让宣恩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70个重点贫困村虽在2018年如期摘帽,但9.2万名脱贫群众急需新产业支撑生计,3.4万名易迁居民陆续搬入56个安置小区亟待就业。


空置的楼房、外流的青壮年、薄弱的产业根基,产业春风如何才能吹进这座小县城?


转机藏在千里之外。此时,沿海发达地区正经历产业转型阵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浪潮渐起。


宣恩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抢抓机遇,承接沿海服装鞋帽产业转移!


这样做底气十足:劳动力成本仅为沿海地区的60%,集中安置点用工稳定充足,恩来、宣黔、宣鹤高速公路即将贯通全境。


最关键的是宣恩的诚意:通过“零租金厂房+就业补贴”模式,将安置房一楼改造为标准化车间,降低企业初期投入。


2018年,宣恩众仁服饰落户沙道沟镇安置点,代工生产运动服;2019年,高罗镇周家堡安置点(歌乐城社区)引进展旭服装厂,50多名易迁群众月均增收1800元。


产业火种就此点燃,宣恩服装城见出雏形。


突围:精准施策织锦绣


“回乡创业,最怕政策不好!”湖北众仁服饰创始人李文猛道出企业的顾虑,政府不支持,企业如何发展?


破冰从精准施策开始。政府推出“一企一策”解决方案:搭建标准厂房免租3年,服务专班化身政策快递员,企业开办手续限时办结。在易迁安置点开设车间课堂,宝妈变身产业工人,形成“出家门进厂门”的15分钟就业圈。


政企联动催化产业升级。当众仁服饰启动自主品牌战略时,政府精准匹配厦门准者体育1.1亿元战略投资,湖北准者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同时,于2023年启动的宣南服装小镇4期项目,通过集中建设研发中心、智慧仓储等配套设施,推动服装鞋帽全产业链效率提升。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从晋江转战宣恩的湖北杰跃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政府保姆式服务下摆脱困境,于2021年收获斯凯奇长期订单,并与福建新路体育达成战略合作。


在政策春雨浸润下,产业生态快速发展。宣恩逐渐形成以准者体育、展旭服装、杰跃鞋业为龙头的鞋帽产业,2024年全县服装鞋帽产值达4.34亿元,带动群众就业超2000人。


启程:全链发展谱新篇


清晨,高罗镇歌乐城社区内,湖北展溢服饰车间响起缝纫机声,易迁居民郑远宝穿梭流水线间,指导30名组员赶制服装订单。


“月入过万元,还能照顾家人。”这位从大山深处车道湖村走出的技术骨干感慨。他的新家与工厂仅隔一条马路,曾经靠天吃饭的困局,被崛起的服装城改写。


近年来,高罗镇抢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机遇,累计投入超2亿元,在209国道人流枢纽区域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目前,该区域已集聚服装、纺织、绣花等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威尔达、展溢等本土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带动逾千人就业。


宣恩未来服装鞋帽产业生态链逐渐清晰:向上游延伸,建设宣南服装城,突破高端面料依赖外省供应的瓶颈;向下游拓展,打造电商直播基地,拓宽销售渠道。同时,通过横向产业融合,将非遗技艺融入现代时装设计,形成“文旅+工贸”产业生态圈。


“我们正着力构建‘领军企业+配套企业+专业服务’协同发展体系。”宣恩县科经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最终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集群效应。



( 转自: 纺织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