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TX 纺织网 首页 聚合资讯 纺织资讯 查看内容

0 评论

0 收藏

单排到明年 + 万吨棉节省800万元!500亿纱线集群抱团抢滩日韩市场 ...

Derek 2025-3-20 14:48 0968 所属专栏纺织资讯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近日,“夏津纱线”以集群形式连续第5年参加上海国际纱线展,赢得行业广泛关注。 纺织产业作为夏津的最大支柱产业,共有集群及配套企业246家,纺纱规模300万纱锭。 近年夏津纱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效应明显,山 ...

近日,“夏津纱线”以集群形式连续第5年参加上海国际纱线展,赢得行业广泛关注。


纺织产业作为夏津的最大支柱产业,共有集群及配套企业246家,纺纱规模300万纱锭。


近年夏津纱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效应明显,山东锦盛祥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出了引以为傲的“0棉结”精品,山东鸿泰鼎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功能性纱线赛道,目前公司5万吨莱赛尔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订单排到了明年三季度。


为加大出海力度及拓宽销售渠道,夏津纺织从多方面发力以降低运营成本及优化产业结构。


三方共建,整合上下游资源


夏津现代纺织产业园采取“政府+专业机构+国有平台”的三方共建模式。


去年3月,德州与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确定了园区共建、人才交流、产学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合作思路。随后,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引入广东纱纤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夏津财金集团成立夏津纱纤亿公司,围绕棉花、木浆等原料采购,线上交易、融资等共性需求,定制开发基于夏津、辐射山东的纱线产业互联网平台。“


这是国家级平台、国企平台参与产业集群建设、改革创新的深度探索,并以此为平台构建山东省的纺织产业大脑。


在夏津现代纺织产业园,山东锦盛祥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正强通过平台集采中心了解新疆长绒棉的实时报价。“通过平台集中采购,每吨能节省成本800元。”企业年用棉量2万吨,一年能省1600万元,相当于万吨棉节省成本800万元。


这场“破圈”合作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目前平台已整合新疆50万亩棉田资源,对接江浙地区200余家服装厂,企业通过平台接单,库存周期可从45天缩短至35天。


抱团出海,集体降碳向绿


在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上海国际纱线展)上,夏津展厅首次以“中韩合作”主题亮相。设计图上,“相变纤维航天服”“零碳纱线”等概念产品格外醒目。“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夏津纺织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打造‘高附加值+高科技’双轮驱动新模式。”


以韩国纤维开发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由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引入,双方联合青岛大学在夏津构建国际产学研用平台。夏津“万物皆可纺”的产业优势,成为各项纺织科研成果转化的沃土。


参照国际纺织品出口标准,夏津在进行产业转型时,将“向绿”列为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夏津72%的规上纺织企业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吨纱用电成本可降低20%左右。


目前,夏津正联合韩国纤维开发研究院制定莱赛尔国际认证标准,“这个标准就像出口世界各国的‘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夏津纺织产品市场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前单打独斗,现在抱团出海。”在夏津县工信局组织的“链动纺织日韩行”座谈会上,鑫瑞娜家纺董事长贺杰感慨。她的企业以“可水洗棉花被”闻名,去年通过政府牵线,与日本知名销售厂商达成合作。“日方对棉被的抗菌性要求极高,我们联合东华大学研发的4**抗菌棉,抑菌率超90%,一举拿下百万订单。”


贺杰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款最新样品——融入石墨烯的智能控温被,她对今年的海外市场拓展信心十足,“夏津纺织产品质量过硬、销售渠道通畅,这是我们‘出海’的最大底气。”



( 转自: 纺织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