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4 年,看似“和平分手”的雇主品牌与创意总监,揭开了创意风格与市场反馈的矛盾。而聚焦于那些小而美的设计师品牌,如主动何与市场双向奔赴,而非被动“自娱自乐”,成为商业世界的生存砝码。
2024 年,看似“和平分手”的雇主品牌与创意总监,揭开了创意风格与市场反馈的矛盾。而聚焦于那些小而美的设计师品牌,如主动何与市场双向奔赴,而非被动“自娱自乐”,成为商业世界的生存砝码。 后设计师时代来临,面向更大的商业化考验,在维持日益稀缺的独特创意资产和供应链条的同时,从默契的合资企业、本土化渠道,设计师品牌的的加速扩张与分化,离不开契合又稀缺的全盘生意操盘手。 机遇与困境交织。 2024 年,小而美的设计师品牌身处冷热交替的洋流汇聚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更加宽阔的下一条河流。 博科尼大学管理与技术副教授 Paola Cillo 认为,设计师任期较短的现象“将持续下去”,这是由技术和社交媒体引发的“市场推动”所致,这导致了“消费者需求的社会变化”,进而导致组织层面的变化。相比之下,设计师品牌必须接受变化作为生命线,变化有时会一波一波地出现,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时期。 01 设计师品牌正进入加速分化期 12 月中下旬,华裔设计师品牌 Vera Wang 突宣被品牌管理公司 WHP 收购一事。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品牌创始人 Vera Wang(王薇薇)将继续担任品牌首席创意官,主导品牌的创意方向和未来发展,她还将以股东身份加入 WHP Global。
Vera Wang Runway 不止 Vera Wang,2024 年,Off-White、Dion Lee、jacquemus 等一批小而美的设计师品牌从创意高光时刻滑向“以营收业绩”为主要考量指标的新阶段。 过去 20 年一直保持独立运营的纽约时装品牌 3.1 Phillip Lim 官宣设计师的离任,品牌进入下一阶段;迅销集团旗下品牌 Helmut Lang 确认 Peter Do 辞去了创意总监职务,于本月底离开品牌;Jason Wu 获得森马服饰的投资后,被深圳私募基金盈港资本收购,于今年 11 月在小红书开设账号试水直播......
3.1 Phillip Lim 2025 Spring 与此同时,也不乏海内外设计师品牌在保留过去创意资产的同时,沿着原有路径逆流而上,星光熠熠。 Lemaire 在成都太古里开设中国首家门店;The Row 获顶级法国家族企业投资 , 估值 10亿美金;Anine Bing 在中国市场两年内连开三店,并计划于明年再落一子;Songmont 山下有松于巴黎设立“远山有声 Song of Mont”限时展,拓展海外市场......
Anine Bing 中国线下精品店启幕三城,分别坐落于北京、上海及深圳知名时尚地标三里屯太古里、芮欧百货以及万象天地 无可否认的是,设计师是一个品牌得以从零到一真正落地实现的灵魂人物。 然而,在 21 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时尚产业日趋壮大,设计师品牌如过江之鲫。与此同时,消费口味日趋成熟、消费价值日趋谨慎且难以捉摸,设计师品牌这一细分赛道不再是一片旷野。 曾经,品牌得以凭借初始的创意资产,毕其功于一役。但反观如今的市场环境,早已不再能任由新品牌野蛮成长,而是挤满了跑车的停车场,需要精细化的运营技巧、契合的资本、精准的合作伙伴,才能把“车”停进理想的“车位”(目标市场)。 02 时尚操盘手的“黄金时代” 灵魂人物分身乏术、高级管理人才难寻、品牌定位局限性、外部资金来源匮乏,均是设计师品牌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挑战。转行时尚投资的 Gucci 前任首席执行官 Marco Bizzarri 最近曾直言不讳地说道:“小品牌更有趣,但它们无法改变游戏规则。” 只有“聪明做生意”,才能令设计师品牌从小众走向被大众识别为“小众”的小众品牌,从而释放独特吸引力和商业注意力。 时尚分析师 Solca 近日在一则报告中就指出,任命一位新的创意总监不足以实现更广泛的“品牌重燃”,这需要“同时在商品和系列结构、媒体沟通、社交媒体内容、视觉营销、店内环境、活动、公关、大使、关键批发账户‘’等方面进行一致的变革。”谁是操盘手?无疑决定了设计师品牌的生存议题。 对于品牌而言,设计师品牌与操盘手之间“入乡随俗”的合作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接受资方收购要约、寻求外部资金支持,强势进入大众视野; 2.与本土化零售渠道、大型品牌或集团建立合资公司,通过其运营经验和资源,迅速实现本土化; 3.招募本土负责人,由团队直接管理,将部分市场的运营策略甚至决定权交付本地合作团队; · 本土化合作生态 不论是大型奢侈品集团还是年轻设计师品牌,本土化成为塑造全球形象、打通国际市场的通关砝码。而对于过去一段时间势头强劲的年轻设计师品牌而言,年轻的本土化传播布局背后的本土化合作生态,成为其在中国市场实现细水长流的战略模式,以及更加稳健的运营效果。 以 Lemaire 为例,无需过多赘述其最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热门程度。今年上半年,Sarah-Linh Tran 于上海、成都多地巡店。年末之际,品牌中国首店开业前夕,其官方账号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两条“Lemaire 在成都”的开业预告视频,间接带火了视频拍摄地青龙正街。 曾经的小众设计师品牌 Lemaire 正渐渐成为一种“好品味”的标签,一款代表着具有一定收入阶层的穿衣界“社交货币”。据公开资料显示,与 Lemaire 保持合作关系的上海百秋尚美,今年 7 月,百秋尚美在七夕期间,策划了一组 Lemaire 创意广告短片,并同步推出新七夕限定碎莓色 Soft Game 包袋,延续一贯低调的品牌调性。
Lemaire 七夕创意广告短片 值得一提的是,于 2011 年创办的百秋尚美,是专注国际知名时尚、运动、美妆品牌的全链路、多渠道数字化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具官方信息显示,除了 Lemaire 外,百秋尚美合作品牌目前还包括 Alexander McQueen、Balenciaga、Ambush 等等 120 家国际品牌,除了本土化仓储物流和店铺经营外,公司也为提供品牌营销策略制定、创意生产等服务。去年 8 月,Y-Beauty 悦美丽(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 Wonder Space,自 2019 年成立以来,与 3Lab、natureofthings、verso、brooklyn 等品牌取得合作,通过全球化供应链的调用能力和品牌资产的营销管理能力,使得合作品牌迅速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 再如洛杉矶设计师品牌 Anine Bing,今年 5 月,Anine Bing在三里屯太古里南区,上海芮欧及深圳万象天地开业。据 Anine Bing 全球总裁 Julie Bourgeois 介绍,品牌中国团队在中国市场也遵循“简约美学”的风格特质,并在与消费者的直接碰撞中感受到了充满活力的消费热情。例如,在卫衣、T恤、衬衣等 Anine Bing 的经典热门单品之外,品牌印有 AB 经典 monogram 字样的草编包,因其诠释的松弛自在的氛围感,成为区域市场的爆款。而品牌直接与本土市场的 KOL建立紧密社群感的行为,也继续深化了品牌的自我定位,为深耕本土市场提供了稳扎稳打的商业根基。
Taylor Alison Swift and Lisa in Anine Bing 今年夏天,Anine Bing 曾在洛杉矶的 Chateau Memo 马尔蒙庄园酒店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以音乐为基因与消费者产生互动。未来,品牌也将在其本土化团队的协助下,在中国市场延续以音乐为元素互动策略,加深与在地化文化的交流。
Anine Bing 在洛杉矶的 Chateau Memo 马尔蒙庄园酒店举办音乐会 · 收购 or 合资,寻求外部资金支持,强势进入大众视野 除此之外,无论是引入本土投资还是成立合资公司,唇齿相依的资本合作,在更强劲的风口之上,品牌亟需快速证明,其创意资产能否成为“接近大众市场的生意”。 创意总监离任后,3.1 Phillip Lim 几乎同一时间官宣了与同创(香港)集团的合作。而更早以前,2018 年,浙江森马服饰以 500 万美元价格收购了Jason Wu 母公司 JWU 11%的股权;2021 年,雅戈尔集团完成 Undefeated 的投资,收购其 40% 的股权,并成立大中华区公司;2022年,Alexander Wang 获得来自挑战者创投与雅戈尔集团的少数股权投资。
Jason Wu Fall 24 仅以 Alexander Wang 为例,接受投资之后的几年时间,品牌在杭州万象城、武汉恒隆、澳门伦敦人精品店等线下零售渠道快速拓店,今年与京东达成合作,正式上线品牌京东官方旗舰店。
Alexander Wang 武汉恒隆门店 Alexander Wang 曾在采访中指出,公司预计今年年底全球收入将超过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第一大市场,其次是北美市场。 再如,无论在中国设计师品牌群体还是在全球时尚产业中,都颇具代表性的 Vera Wang, 被品牌管理公司 WHP 收购后,品牌创始人王薇薇(Vera Wang) 继续担任创始人和首席创意官的角色,在保留创意资产的同时,将商业资产交由专业管理团队。
王薇薇将继续担任创始人和首席创意官的角色 此外,不仅设计师品牌,对于新进中国市场、或试图在中国市场寻找全新增长曲线的众多品牌而言,合资模式正将双方的利益关系与商业资源紧密相连。正如在 2023 年中维密发布财报时,特别提及了 2022 年初与内衣制造巨头维珍妮达成合作,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共同发展中国市场。该商业模式的突破,成功将维密全球化的前沿趋势与品牌优势带到本土市场。
Victoria's Secret Runway 宏观来看,当下传统西方品牌的垄断效应在被稀释,设计师品牌拥有着相对广袤的消费市场以及其对应的消费热情。对于时尚操盘手而言,如何识别优秀的品牌,并且激发品牌创意资产中最为独特、有魅力的一部分,是当下最重要的挑战。 诚如奢侈品咨询公司 MAD 的联合创始人 Delphine Vitry 所说,“时尚行业的核心是创造。此外,它是一个供应市场,而不仅仅是需求市场,当市场因宏观经济原因而普遍紧张时,创意供应的出现或更新从逻辑上讲是复苏的必要资产。但这同时也取决于给予领导者恢复稳定局面的时间。如果是一家独立品牌,那么回旋的余地就比大型公司,尤其是由家族掌管的大型未上市公司要小得多。时间很重要。” ( 转自: CFW服装经理人 ) |
2025-7-18
2025-7-18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