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过去几年中,优衣库凭借其高性价比和简约风格,成功占据了中国休闲服饰市场的一席之地。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全球服装零售巨头却遭遇了在华业绩增长的瓶颈。
在过去几年中,优衣库凭借其高性价比和简约风格,成功占据了中国休闲服饰市场的一席之地。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全球服装零售巨头却遭遇了在华业绩增长的瓶颈。 据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近日发布的财报,2024财年前三季度,优衣库在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中国台湾、欧美市场通通取得了增长,唯独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出现营收利润双降,同店销售额萎缩。具体降了多少,优衣库没有说,但是它描述利润的时候,用的词语是“大幅下降”。 这不禁让人疑惑,优衣库在中国到底怎么了? “平替”被平替了? 针对优衣库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优衣库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潘宁在简报中专门提到了“平替”:“性价比消费在年轻一代中尤为明显。在‘平替’消费价值观下,消费者不再选择品牌产品,而是选择质量差别不大的更实惠的产品。”潘宁认为,优衣库有潜力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冥冥中这似乎也是一种轮回,90年代优衣库在日本起家,靠的就大牌平替的标签。“让顾客像逛书摊买杂志一样,轻松方便地购买物美价廉的休闲服。”这是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在个人著作中开宗明义的品牌理念。从一家小型服装店发展到家喻户晓的服饰巨头,“物美价廉”的特质几乎刻在了优衣库30多年的成长基因里。 但没想到30年过去了,现在换自己成了替身。 虽然相比于同为快时尚品牌的ZARA和H&M,优衣库的定价还要更低一些,但在服装供应链强大的中国,质量差不多、价格更低的优衣库“平替”很容易找到。而且受原材料价格叠加运费成本的上升影响,优衣库自2022年秋季就开始提高部分商品的售价。在大中华市场,优衣库49.9元的基础款服装涨价到了79.9元、99.9元。这也让越来越多从1688、拼多多诞生的白牌看到机会,开启价格战,与优衣库抢生意。 比如,在优衣库淘宝官方旗舰店,一款饺子包价格为99元,但拼多多某白牌店中仅售12元,在1688更是低至4元;在淘宝官方旗舰店标价499元/件的空气棉服,在拼多多、1688最低分别仅售15元/件、65元/件。 而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不少网友更是罗列出“优衣库平替品牌”的笔记,并附上国内代工厂、自营品牌工厂的名称,笔记评论区也充斥着对“平替”追捧的声音:“不是优衣库买不起,而是工厂货更具性价比”,“优衣库只有打折时才有可能达到平替价格,日常买平替不香吗?” 显然,不少白牌、厂牌已吃到了模仿优衣库带来的红利。服装行业从业者卢玲表示,优衣库卖的都是基础版型服饰居多,这些款式几乎没有制造门槛,版型很好“复制”,加之国内服装制造业已高度发达,平替和正版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除了棉衣、羽绒这一类需要对内料有一定标准的产品,像T恤、衬衫、裙裤、包款的面料都差不多,但品牌有自己的供应链,以次充好的现象会少一些,面料品质上会更有保障。” 卢玲进一步表示,在做工方面,有品牌把关的产品更精细平整,而白牌和工厂的做工会相对粗糙,“但大体不影响穿着与使用。”
老用户流失,新用户不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优衣库一直以“性价比”为卖点,可实际上,从它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它的定位就跟在日本老家有一点微妙的区别:在中国市场,优衣库的平价是有范围的,即针对一二线城市有一定收入的都市青年群体。 优衣库于2002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那时候,服装界的无冕之王是成千上万个小型成衣厂输出的“杂牌”商品,地摊是他们的店铺,卡车是他们的渠道,循环播放的喇叭是他们的营销,难以理解的低价则是他们最大的杀招。 在这样的环境里,优衣库以简约又有质感的品牌形象收获了一众都市青年的心。这一批消费者相比老一辈人,对时尚质感的要求显然更高,也愿意为品牌溢价而买单。当然,这部分的溢价不能太多。在这个条件下,优衣库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优衣库在中国的经营边界也得到了不断扩张。 这种趋势也决定了优衣库跟在日本的时候,定位并不一样。它不是作为其他大牌的平替,而是一开始就以“国际品牌”的身份,成为中国顾客消费升级的一个证明。 但接下来正如潘宁所言,消费者的心态发生了“亿点点”变化。 以80后90后来说,他们本来是优衣库在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很多人就会觉得再穿优衣库就不大合适了。 类似的问题在服装业非常常见,年纪对衣着的选择一直有着决定性影响。像冲锋衣,年轻人更喜欢北面,而中年人则更喜欢始祖鸟。 另外,对后面成长起来的00后青年来讲,市场的选择实在太多了。快时尚的国际四大天王就不说了,国内的UR、shein都发展得非常快,优衣库的品牌吸引力跟20年前已没法相比。 优衣库一开始“国际品牌”的形象,在中国消费升级的过程中被一点点瓦解,如今的优衣库,论品牌形象比不上高端品牌,论平价又比不上白牌,老用户在流失,新用户又不来,优衣库的困难可想而知。
质量隐忧暴露管理问题 而除了外部竞争环境的改变,优衣库内部管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在这个时候集中爆发了出来。 事实上,优衣库在中国区遇冷,不是最近一年的事情,从2021到2023财年,大中华区市场占营收比例就连续三年降低,分别为25.0%、23.4%和22.4%。 虽然规模上,中国区仍然是除日本以外的最大市场,但这种增长上的乏力,还是转化成对整个中国优衣库管理团队的压力。 这种压力怎么释放?其实也没有别的办法,就是一层压一层,最后统统都变成了基层店员的KPI。 2023年开始,优衣库就设下销售指标,要求店员“向销售员转变”,跟传统服装店一样,逢人打招呼,逮着给推荐。 结果,优衣库中国店一改过去的佛系风格,店员也得频繁出击,搞得顾客不胜其烦,纷纷吐槽优衣库是真的变LOW了。 改变还不止这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都会喊出“降本增效”,而相比难以量化,又具有延时性的提高效率,立竿见影的降低成本,往往会更受企业青睐。 按照《市界》的报道,优衣库已经在通过更换代理商和改变合作模式,来压低成本。 早期优衣库、代理商、成衣厂之间有沟通协调机制,对整个生产链条的把控力很高。但现在,优衣库却转向了直接采购成衣,生产过程不再操心,只管最后收货就行。 新模式毫无疑问要省钱得多,但代价就是成衣质量变得非常拉胯,因为成本不可能凭空消失,供应链上的层层压价,结果必然是质量下滑。 服装业本来就水深,价钱不到位,工厂有一万种办法来偷工减料,平时就是有驻场品控都很难全部避免,更何况优衣库还主动当起了甩手掌柜? 所以,最近吐槽优衣库的声音越来越多,衣服洗过几次就变形褪色的情况屡见不鲜,小红书上有人把之前买来的衣服对比,发现优衣库新衣服的质量反而不如几年前的好。 质量下滑,产品还涨价,顾客的不满值越积越高,甚至把优衣库过去累积下来的性价比招牌给彻底打破,那转向其他平替服装,可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一手抓下线,一手抓线上 毫无疑问,优衣库最重视的市场仍然是中国市场。 潘宁在简报中指出,中国市场仍然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优衣库在中国大陆主要市场的知名度为94%,至少购买过一次优衣库产品的受访者占比84%,而优衣库目前的市场份额仍为2%或更低。这表示,这一品牌仍有很大的拓展潜力。” 尽快提高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于迅销集团而言,已迫在眉睫。对此,潘宁认可,首当其冲的便是调整开店策略,需要重组门店网络。 潘宁分析中国区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就是,随着商场之间竞争程度日趋激烈,每个门店吸引顾客的能力出现差异,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中国市场表现产生不利影响的内部因素包括:我们没有足够的产品组合,以满足客户需求和适应每个地区的不同气候。”潘宁进一步指出,此外,由于门店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大约有150家门店无法吸引顾客,从而拉低了整体月均值。“接下来,我们会更注重门店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据悉,从2024财年开始的3年内,优衣库计划每年大约关闭、翻新50家实体门店,一方面关闭销售额低的店铺,在更好的地方开设大型店铺;另一方面,通过翻新位置更优的购物中心店铺,让每家店的销售额提高1.5倍以上。对于中国市场,潘宁透露,将翻新上海、广州等地的旗舰店,同时,在成都、重庆、天津、西安、昆明、郑州等“潜力巨大但尚未开设旗舰店的大城市开旗舰店”。 一手抓下线,另一手抓线上,加大店播带货。潘宁发现,以店内工作人员为主角的现场直播很受欢迎,“我们目前正在培训大约2000名门店工作人员,以便从所有门店进行现场直播。” 此外,潘宁还表示,优衣库在中国内地市场有许多长期合作的工厂,“由于既是生产区,又是消费区,所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完善‘边做衣服边卖衣服’。”不过,这需要创作符合每个地区特点的产品,即根据当地需求改进产品组合。 “这两种尝试都是积极的,但面临的难度并不小。”庞瑞评论称,优衣库的门店布局可能存在问题,这不是简单的翻新旗舰店就可以解决的,可能需要重新选择区域。“直播带货方面,对企业来说的难点在于内部考核机制、文化的重塑,需要以一种更类似MCN机构的方式来培训、考核员工,这对企业管理和传统思维也是一个挑战。” 显然,如何吸引与维系消费群体,留住更多年轻人,已经成为优衣库在华战略的重中之重。 资深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认为,在争夺一些下沉市场时,优衣库需要用更低价、定位更低的产品来应对,同时整合线上流量,与线下店铺有效结合。通过多品牌策略,对该类产品形成有效竞争。 在零售独立评论人马岗看来,从优衣库诞生的背景环境以及定位来看,对大众消费的理解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过其他同类企业的,所以公司有能力快速调整好策略以应对新的环境和挑战。“面对当下环境与需求的变化,优衣库应该引入更低价的商品组合,加大这类商品的供给比例,对标这几年快速增长的品牌,优化供应链。” 文章参考:冷叔笔记、每日经济新闻、时代周报 ( 转自: CFW服装经理人 ) |
2025-8-18
2025-8-18
202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