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TX 纺织网 首页 聚合资讯 纺织资讯 查看内容

0 评论

0 收藏

郑棉震荡上行,国际棉价突破70美分

Daniel 2024-8-29 10:50 01842 所属专栏纺织资讯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价震荡上行 上周,郑棉维持震荡反弹态势,交易重心较前一周明显抬升,主力合约向上最高至13680元/吨。纺织下游市场订单略有增量,但整体需求仍维持弱势运行,市场对于旺季启动仍存在期 ...

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价震荡上行


上周,郑棉维持震荡反弹态势,交易重心较前一周明显抬升,主力合约向上最高至13680元/吨。纺织下游市场订单略有增量,但整体需求仍维持弱势运行,市场对于旺季启动仍存在期待,短期内形成支撑,但郑棉内在驱动力尚显不足。现货基差报价调整有限,贸易商销售积极性提高。从市场交易情况来看,部分疆内库双29资源含杂3.5%以内对应01合约销售基差在1000-1400元/吨左右,内地库基差略有下调,双28资源对应01合约销售基差在800-1300元/吨左右。8月23日,国内棉花3128B价格指数为14866元/吨,较上周上涨146元,涨幅0.99%;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为13590元/吨,上涨175元,涨幅1.30%。


2、国际棉价向上突破70美分


上周,国际棉价呈震荡反弹走势,向上突破70美分/磅。从市场影响因素来看,宏观层面美国服务业PMI数据仍好于市场预期以及大幅下修的就业数据,显示出美国经济仍有韧性,美联储议息会议巩固了9月降息的预期。产业层面美棉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干旱面积增加,棉株优良率再度下降。周内,国际棉价涨幅高于国内,内外棉价差持续缩窄。8月23日,ICE棉花主力合约价格为70.78美分/磅,较上周上涨3.54美分,涨幅5.26%。


3、涤纶短纤价格弱势运行 上周,涤纶短纤市场维持弱势运行,成本端支撑偏弱,但近期短纤装置检修增多,供应端偏紧带来一定支撑。纺织下游已有少量订单出现,但库存水平偏高,对原料采购较为谨慎。8月23日,涤纶短纤价格为7350元/吨,较上周下跌150元,跌幅2.00%。


4、粘胶短纤市场平稳运行 上周,粘胶短纤市场持稳运行,目前原料走势较为坚挺,成本支撑尚可,下游纺企以消耗库存原料为主,需求端暂无利好支撑。8月23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3400元/吨,价格与上周保持不变。


5、纺织市场:低支纱和气流纺等品种需求量增加 上周,纱线价格持续下跌,纺企生产利润持续亏损。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目前低支纱和气流纺等品种市场需求量增加,厂家出货较为顺畅,库存下降明显。但整体来看,需求市场旺季特征仍不明显,下游订单增量持续性仍需观望。8月23日,人棉30S价格为17170元/吨,较上周下跌30元,跌幅0.17%;全棉32S价格为21550元/吨,较上周下跌80元,跌幅0.37%;涤纶32S价格为1180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元,跌幅0.84%。


6、后市展望 在外围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影响下,国内国际宏观情绪均有所好转。从国际棉花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美棉新棉产量因干旱、降雨分布不均等天气的不利影响,短期或仍将支撑棉价运行。从国内棉花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短期市场仍存在一定的需求转好预期,加上宏观层面利好提振,合力支撑棉价震荡反弹。但当前阶段仍需注意的是,传统旺季表现和新棉丰产预期使得供需共振尚难形成;如果需求转好预期无法实际落地,或将对市场心态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反弹走势仍面临一定挑战。


二、行业运行情况


1、2024年全国棉花总产量预计同比增长3% 据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调查数据,2024年全国植棉面积为4075.5万亩,同比下降2.4%;预计总产量约为605.2万吨,同比增长3%。新疆地区自棉花播种以来,气象条件总体适宜,棉花长势好于去年,单产有所增长。内地7月末棉花处于花铃期,部分棉区遭遇大雨,加之前期高温天气,导致蕾铃脱落现象不同程度发生,单产低于去年,仅河南、河北、天津地区单产有所增长。


2、全国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环比上升2.83% 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数据,截至8月23日,全国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为69.1%,环比上升2.83%。近期,下游市场需求有所好转,纺企订单增加,开机率小幅回升,纯棉纱成交也逐渐出现好转,纺企库存逐渐下降。


3、粗支纱需求回暖 溯源订单表现强 据江苏、浙江等地部分织造、面料及服装企业反馈,进入8月中旬外销订单有所好转,而内销订单起色不大,市场信心依旧不足。布厂开机率逐渐提升,成品库存有所减少,常规品种出货缓慢,而粗厚品种和弹力纱品种出货量增加。从调查来看,外销订单询价增多,其中粗厚订单增长相对明显,前期备货基本消化完,坯布工厂都在赶货。值得的注意的是,近期出口美国、欧盟等国订单对外棉追溯资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抽检频率提高,需要引起纺服企业的高度重视。


4、棉纺织市场大调查:传统旺季暂无迹象 外销订单有所改善 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全国主要棉纺织相关市场进行大调研,各地市场、棉纺织及相关企业反映的情况如下:纯棉纱:近期企业生产正常,开机率保持稳定,总体产销率持续下滑,纯棉品种销售迟缓。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更加浓厚,维持刚需采购,市场信心依然不足。差别化纱:当前企业生产仍以外单为主,内销需求疲弱,开机率维持在正常水平,库存无明显增加。企业表示,差别化产品未来或将不存在明显淡旺季区别,对“金九银十”预期减弱。白坯布:近期市场出现小幅回暖,订单分化,粗厚品种订单有所增加,高支高密品种单量较少,开机率较前期提升。织厂原料采购谨慎,随买随用。预计后市继续回暖,但幅度有限。色织布:市场整体平稳,内销订单变化不大,外销订单稍有改善,开机率有所提高。多数色织企业刚需采购,大量备货意愿不强;企业的面料产品价格相对持稳,市场竞争较大。对于后市,企业多持谨慎态度。


5、7月我国棉花进口同比增加80.8% 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7月我国棉花进口量为20万吨,同比增加80.8%。1-7月我国棉花累计进口量为200万吨,同比增加191.7%。2023/24年度(2023.9-2024.7)累计进口棉花311万吨,同比增加148.8%。


6、7月我国棉纱进口同比减少19.7% 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7月我国棉纱进口量为13万吨,同比减少19.7%。1-7月我国棉纱累计进口量为90万吨,同比增加7.8%。2023/24年度(2023.9-2024.7)累计进口棉纱156万吨,同比增加35.65%。


7、7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 据中棉行协统计数据,7月份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48.8%,较6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进入7月,市场淡季格局没有扭转,棉纺织行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但仍处于临界点以下。从分项指数看,构成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的7个分项指数均低于临界点。7个分项指数中原料库存指数、生产指数、产品销售指数、企业信心指数较6月上升,其余指数较6月下降。



( 转自: 纺织资讯网 )